7月16日,由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省農業農村廳主辦、湖北壟上傳媒集團承辦的湖北省農村實用人才創業創新項目大賽決賽在湖北廣播電視臺隆重舉辦,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吳祖云,農業農村部人事司人才工作處三級調研員張田雨,省委人才辦專職副主任鄭志雄,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總農藝師李順清等領導出席了活動,省農業農村廳機關干部、各市州農業農村局領導及干部代表、參賽選手親友團等共計二百余人觀摩了比賽。吳祖云同志發表了講話。李順清同志代表主辦單位致辭。
吳祖云同志在講話時強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應勇書記向全省干部提出了三農“四問”,即重中之重有多重、優先發展如何先、全面推進怎么進、新型關系新在哪。我們要一如既往地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店小二”的思想理念、保姆式的貼心服務,為企業、為基層、為農民辦實事,解決困難和問題。
吳祖云在講話中寄語未來三農,他表示,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三農一定能夠實現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農業更強,按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將全省十大產業鏈、農業產業化底板抬得更高,實現全域高質量發展,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更大貢獻。
本次大賽以創業培育新興動能、創新驅動鄉村振興為主題,按照縣市推薦,市(州)審核評價,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組織專家開展人才項目評審。預賽以線上答辯形式開展,遴選出50名優秀選手,并予以網上公示(含“全省十佳農民”)。“全省十佳農民”采用評審方式,遴選推介在脫貧攻堅、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進典型,彰顯優秀農民的責任和擔當。“雙創”大賽決賽采取電視大獎賽形式,中國農影、云上壟上、長江云、斗魚直播等平臺進行現場直播。大賽主要展示農業創業創新項目,評選出一、二、三類及農村實用人才資助項目40名,實行差異化資助,重點考察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德能勤績,并評估所從事創業項目的新穎性、獨創性、可行性,激發農民創業熱情,啟發創新思維。“雙創”大賽決賽聘請了七位身份多樣、覆蓋不同領域的知名專家:有組織部、農村部門精通業務的領導專家,有來自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有經驗豐富的創業培訓師、孵化導師,也有熟悉農業產業的優秀全國十佳農民。
大賽涌現出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理念的優秀人才,遴選出不同產業、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創業創新項目。“海歸博士”潘新星,用智慧農業助力標準化水稻種植,年綜合經營收入超過1億元;“土專家”葉榮喜,自學成才,擁有多項國家專利,農村廢棄物處理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前景廣闊;“農二代”李麗華,創新開展“五統一”服務,統一采購,統一供肥施藥,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加工銷售,為荊門市柑橘產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最美退役軍人”舒偉,回鄉創辦集比賽場地、生態養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漁業開發公司,帶領老百姓共同托起致富夢;村支書鮑喜武,也是“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優秀學員,充分利用在校所學,挖掘地方潛力,不斷開拓創新,融合現代農業、旅游觀光、拓展研學、傳統手工藝品研發于一體,爭取投資資金超過2億元,建成了遠近聞名的鄉村生態園。
最后,經過激烈角逐,來自湖北石首的嚴斌以五彩鴨蛙稻項目獲得決賽一等獎,項目資助15萬元;潘新星、桂婳、彭達、張繼登、鮑喜武5人獲得二等獎,項目資助各10萬元;郝昭、聶紅麗等14人獲得三等獎,項目資助各5萬元。胡金三、劉云香等20人獲得優勝獎,項目資助各1萬元。此外,許群群、劉四田等10人榮獲“全省十佳農民”,以精神激勵為主,物資獎勵為輔,人均獎勵1萬元。黃石市農業農村局等6家單位獲優秀組織獎。獲獎人選和項目將在今后優先向農業農村部推薦參加“全國十佳農民”評選、“百名農民培訓優秀學員”評選、參加全國雙創大賽等活動。入圍人才資助項目人員優先推薦參加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省級農業產業領軍人才培訓,適時組織到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或國內外參加農業培訓、考察和研修。對業績成長好、貢獻突出者,在后續農業項目上給予持續支持;符合條件者優先享受國家和省級農業產業化、農民合作社等項目支持、優先享受省級其他人才項目資助。
賽事活動期間,前幾屆的優秀獲獎選手熊小波、魏曉明、徐鋒等積極參與,成為活動志愿者,主動分享自已通過大賽成長的經歷,幫助選手理清創業思路、展示創新亮點、提升創業信心。東西湖區農廣校義務為選手組織賽前集訓,完善創業計劃、課件制作及演講技巧。
頒獎活動結束之際,在吳祖云同志和參賽選手的共同帶領下,全體人員興致高漲,激情澎湃,共同唱響《在希望的田野上》。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聲,全場高喊:請黨放心、振興有我,響徹演播大廳,為比賽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農村實用人才是農村實用技術的實踐者、示范者和推動者,他們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拉動農村經濟發展,帶領農民致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歷屆大賽的經驗,這些參賽項目不一定是全省目前最賺錢、最大的項目,但一定是最有代表性、成長性、可持續性的項目;這群人不一定要當下最有影響力的人,但相信他們是最愿意學習、最期望成長壯大、最有發展潛力的人。推進鄉村振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農業要全面升級、農村要全面發展、農民要全面進步,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農村創新創業前景廣闊。呼吁更多有識之士、有志青年,投身新農業、爭當新農民、建設新農村。在農村這塊廣闊的天地里創業創新、成才成長。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找準坐標、施展才干、示范引領、再創輝煌!
附件:獲獎項目名單
一等獎
五彩鴨蛙稻,我的有機夢 荊州市 嚴 斌
二等獎
智慧農業助力標準化水稻種植和模塊化規模建設 黃岡市 潘新星
嘉魚珍湖蓮藕精深加工產業化 咸寧市 桂 婳
“菱辟蹊徑”全國首個菱角全產業鏈綜合開發 武漢市 彭 達
帶殼鹽焗蛋,有“硒”不一樣 恩施州 張繼登
農文旅融合 構建鄉村新生態 十堰市 鮑喜武
三等獎
特種魚的繁育及市場化運營 武漢市 秦銀華
傳承記憶中豆絲的味道 武漢市 易心慧
湖北領尚現代農業產業化服務綜合體系 天門市 方 輝
武漢蔡甸蓮藕生態產業園 武漢市 凡 丹
道地藥材馬蹄大黃加工基地建設 恩施州 龍祥云
“甜蜜之家 蜂產業發展項目” 武漢市 黃 潮
零排放微生物稻蝦鴨生態循環種養殖 咸寧市 田淑嫻
一顆柑桔撐起甜蜜的夢 荊門市 李麗華
竹山高山白茶創新及運營 十堰市 劉雁來
闖王砂梨三產高效融合 咸寧市 鄭亞娟
淡水魚天然養殖及加工 黃石市 祝 慶
用云倉給優質農產品插上翱翔的翅膀 荊州市 楊巧玲
柑橘脫毒大苗的繁育及推廣 宜昌市 聶紅麗
讓觀音堂艾葉飄香萬家 隨州市 郝 昭
優勝獎
智慧系統賦能種植農業數字化 武漢市 李珂靜
紅茶醋飲料加工技術集成示范 十堰市 林 航
飄香在“一帶一路”沿線上的丹江柑桔 十堰市 王 杰
風雨歷程二十年,我的"宏旺"甲魚夢 仙桃市 陳靜濤
大數據助力蔬菜產業鏈運營 潛江市 關鍵章
湖北三華生態田園風光生態園 黃石市 程君華
“農戶代養”模式打造農村花卉產業 宜昌市 羅海霞
一畝三收蝦稻菇 荊州市 肖國平
小豆成大業,綠野土生金 恩施州 汪 華
夢翼荷塘種養產業園 襄陽市 范 超
科創融合 “桃”生有幸 十堰市 曾玉峰
竹筍四季出土及無防腐劑加工 宜昌市 陳光燕
休閑健康特種魚養殖項目 襄陽市 舒 偉
綠色生態科技,助推花茶產業化發展 孝感市 劉云香
助力糧食產業發展 隨州市 蔡 成
房縣農產品產銷新探索 十堰市 熊運平
安格斯肉牛育種及產業化運營 荊門市 李 容
新農康 “新”電商 黃石市 潘翠蘭
500年地標名豬“通城兩頭烏” 咸寧市 胡金三
全自動沼氣發酵裝置 黃岡市 葉榮喜
|